1. 下表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刻意设计的榜样谱系,后来这些榜样又通过蒙学教材、女教教材、家训、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不断再现与演绎,从而被人们广泛接受。这表明()
    
        
            | 榜样类型 | 代表人物 | 榜样类型 | 代表人物 | 
        
            | 家庭榜样 | 父亲榜样 | 舜、孔子等 | 政治榜样 | 圣王榜样 | 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等 | 
        
            | 母亲榜样 | 文王之母大任等 | 圣人榜样 | 孔子、周公、伊尹等 | 
        
            | 孝子榜样 | 舜、文王、曾子等 | 贤人榜样 | 皋陶、太公、史鱼等 | 
        
            | 丈夫榜样 | 舜、曾子等 | 君子榜样 | 史鱼、蘧伯玉、子产等 | 
        
            | 妻子榜样 | 杞梁之妻等 | 教师榜样 | 孔子等 | 
        
            | 睦亲榜样 | 舜等 | 学生榜样 | 颜回、子贡等 | 
    
 
A. 封建统治者竭力宣扬纲常伦理道德             B.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C. 儒学积极迎合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             D. 儒家榜样成为社会教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通过设计一套榜样谱系,再以多种形式让人们接受,从而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这表明儒家榜样成为社会教化活动的重要载体,D项正确;材料的主语是“儒家”,而非“封建统治者”,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封建统治者的行为,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主要体现在封建统治者的认可,而非“人们广泛接受”,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试图去影响大众,而非迎合大众,排除C项。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