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时代 | 特征 | 表现 | 
        
            | 中央 | 地方 | 
        
            | 秦朝 | 全面 确立 | 皇帝制度:体现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中央官制:实行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代表的三公九卿制 | 郡县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 汉朝 | 完善与 加强 | 中朝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 颁布“推恩令”,王国逐渐与郡县无异 | 
        
            | 隋唐 | 三省六部制: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 | 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 
        
            | 宋朝 | 完善与 加强 | 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军事机构,又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 
        
            | 元朝 | 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相权 | 实行行省制度,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 
        
            | 明朝 | 君主 专制 强化 | 明太祖时废丞相;明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制度 |   | 
        
            | 清朝 |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   | 
    
 

1.(历史解释)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解析】选D。结合题意和所学可知内阁拟旨由最初抵制皇帝“重罚”的命令只拟“罚俸”,改为皇帝要求的“重罚”,体现了内阁有一定的权力但不得不服从君权的客观现实,D正确。
2.(史料实证)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