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理综甲、乙卷的设计和编制充分考虑了使用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情况。试题延续了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的特点,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对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校选拔新生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试卷设计合理,试题和参考答案科学、规范。从抽样统计数据看,甲、乙卷的难度合理,信度较好(见表1、表2、表3)。
表1  全卷的抽样统计数据
| 科 目 | 样本量 | 平均分 | 难度 | 标准差 | α信度 | 
| 理科综合(甲卷) | 12224 | 164.64 | 0.549 | 50.47 | 0.8730 | 
| 理科综合(乙卷) | 7012 | 151.35 | 0.504 | 51.25 | 0.8703 | 
表2  甲卷分卷的抽样统计数据
| 科目 | 满分 | 平均分 | 难度 | 标准差 | α信度 | 零分人数 | 
| 选择题 | 78 | 55 | 0.71 | 14 | 0.77 | 0 | 
| 多选题 | 48 | 24 | 0.49 | 10 | 0.65 | 24 | 
| 非选择题 | 174 | 86 | 0.49 | 35 | 0.95 | 5 | 
表3  乙卷分卷的抽样统计数据
| 科目 | 满分 | 平均分 | 难度 | 标准差 | α信度 | 零分人数 | 
| 选择题 | 78 | 52 | 0.67 | 15 | 0.83 | 4 | 
| 多选题 | 48 | 26 | 0.55 | 10 | 0.74 | 27 | 
| 非选择题 | 174 | 73 | 0.42 | 33 | 0.96 | 3 | 
一、物理试题特点
(一)甲卷
1、注重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的考查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内容涉及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振动和波、电场、直流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涵盖了高中物理课程的重点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主要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试题难易分布合理、层次清楚
选择题第14、15题和实验题第22(1)题考查了物理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实验;选择题第20、21和实验题第22(2)题对考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3道计算题从易到难有明显的梯度;第23题的物理情境考生较为熟悉,第24题对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第25题对考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整个试卷试题难度的分布有利于在不同的层次上对考生有较好的区分。
3、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的计算题都要求考生首先要通过审题,理解物理情境和过程,通过分析和推断,找出这些物理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用表示物理规律和过程的物理公式准确表述出来。第25题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几何关系运算)的能力要求较高。3道计算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4、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力及对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22(1)题是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问题,重点考查基本实验能力;第22(2)题是对教材实验的拓展,要求画出实验电路的原理图,利用题给的两个电压表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并要求考生分别写出不计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及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两种情况下待测电阻的表达式,有一定难度。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对实验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5、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
第25题是一道联系实验的计算题。“嫦娥一号”探月并向地球传输月球表面科学数据的科学事件,是人类利用物理科学理论和科技手段认识世界的重大科学事件,把这一科学事件作为背景编制试题立意新颖,设问科学,体现了物理学科知识和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
(二)乙卷
1、注重对物理基本知识和重要内容的考查
试卷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涉及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振动和波、电场、直流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及气体的压强等,涵盖了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主要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试题难易分布合理、层次清楚
选择题第14、15、16题考查了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第17、18、20题对考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第19题对考生建立物理模型和估算能力要求较高;第21题对推理和论证能力有较高要求;实验题第22(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