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高考理综试卷中,为了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于育种的试题比比皆是,然而学生得分率低。关于遗传育种有哪些规律可循呢?它又有哪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呢?对此作一个简要探讨。
一、高中教材中遗传育种技术
    
        
            | 
             育种名称 
             | 
            
             实验原理 
             | 
            
             实验设计要点 
             | 
            
             优点与不足 
             | 
            
             适用生物和实例 
             | 
        
        
            | 
             杂交 
            育种 
             | 
            
             基因 
            重组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杂交   F1自交    符合要求的F2代连续自交     选择纯合留种 
             | 
            
             利用杂种优势,集中优良性状 
             | 
            
             植物(玉米、水稻)动物(果蝇)。 
             | 
        
        
            | 
             诱变育种 
             | 
            
             基因突变 
             | 
            
             用物理方法(紫外线、X射线、r射线)、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或生物方法处理生物 
             | 
            
             提高自然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 
             | 
            
             太空搭载油菜(小麦)种子;青霉素高产菌株。 
             | 
        
        
            | 
             单倍体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①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代杂交 →F1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符合要求的幼苗→可育植株②卵细胞→个体 
             | 
            
             易得纯系品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①植物(玉米、水稻、小麦、番茄)②雄蜂 
             | 
        
        
            | 
             多倍体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①二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母本,现蕾后去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药尔后结出四倍体有子西瓜→得三倍体西瓜种子→播种作母本,现蕾去雄,接受二倍体花粉→结三倍体无籽西瓜。②六倍体小麦♀×二倍体小麦♂→异源四倍体小麦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八倍体小黑麦 
             | 
            
             器官大,营养丰富,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 
            
             ①三倍体无籽西瓜②八倍体小黑麦 
             |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